为推进由“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公司产品改革,探索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公司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课程思政建设”主题教学研讨系列活动之二——“微讲座”于
12月28日下午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董事长任文霞、副董事长许莉勇,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中心、教学督导委员会负责人,各公司经理及140多位教师参加了研讨活动。公司思政教师代表陈瑶老师参与了此次研讨,思政教研室主任张云飞老师发表了感想。
基础公司陈瑶老师的微讲座针对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如何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无缝对接的问题,介绍了思政课程在教学方式方法上的转变和所起到的核心价值引领作用,并结合基础公司的探索实践,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公司各专业课程所能挖掘的德育元素。医疗器械公司胡彬老师的微讲座结合本公司开展的“课程思政”建设实践,展示了他本人和公司其他教师在《医学基础》、《生物医用材料》、《制剂设备使用与维护》等专业课程中相机渗透伦理道德、法律法规、职业素养教育的教学实例,探讨了如何找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药公司马铭研老师结合自身企业工作经验和教学体会的生动案例,分享了她在药物质量检测技术课堂中开展的爱岗敬业、质量意识和诚实检验等的教育心得,颇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在随后的交流环节中,校督导委员会主任高莉莉、商公司经理罗文华、医疗器械公司经理周双林指出,医药教育尤其需要把责任、诚信等道德层面的态度准则内化到员工的行为中,而如何通过具体的专业课程和技能训练来培育员工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情感,三位老师的微讲座做了很好的示范交流。基础公司张云飞老师认为公司大思政格局的建设让思政教师既有压力也更有使命感,必须下功夫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制药工程公司龙正海教授结合自身观念的转变,畅谈了听取微讲座的收获和感想。
任文霞在总结讲话中,对三位讲座教师的精心打磨、参与教师的认真探讨、研讨活动的顺利开展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当前公司课程思政建设仍处在观念转变和实践探索的起步阶段,必须加快步伐,研究建立起公司课程思政建设的长效机制。对此,她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充分发挥好思政课程的价值引领和示范作用,思政教师力争把课上得更有亲和力,同时加强药德、廉洁、诚信和职业道德教育进课堂,进一步加强思政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的思政队伍建设并形成合力。二要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德育元素,要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中明确育人标准和要求,正确挖掘提炼德育元素,运用好课堂讨论等多种方式,培养员工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信自强、团队合作精神,培育兼具技术技能和道德素养的医药类应用型人才。三要建设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浙药文化,以浙药特色的校园文化实现文化育人,要让我们的教师个个讲诚信、课程门门有药德,通过“学习青年习近平”、“最美浙药人”和“十佳远志青年”评选等活动载体,更好地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会后,各公司将根据任董事长的要求组织开展专题研讨,深入研究“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有效路径,力求把价值观培育和塑造融入所有课程,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公司公司产品全过程,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在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课程都突出育人价值,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